首页 >> 专题 >> 三年决战奔小康 >> 正文

小村里的脱贫路

——华池县紫坊畔乡堡子山村发展见闻
2018-07-13 15:30:43 来源:陇东报 作者: 安志鹏 郝芳 李彬 编辑:王小平 点击:

堡子山村地处华池县紫坊畔乡东部陕甘交界处,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开展以来,这个小村子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,发生了许多喜人的变化——村民们住上了砖瓦房,用上了自来水,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,种玉米、搞养殖、输劳务,家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。

今年4月,华池县提出“村社合一”助推产业发展的模式,用“村社合一”模式将村集体、村干部和群众的利益“捆绑”在一起,大家共同参与、集约经营、抱团发展。

紫坊畔乡党委副书记、堡子山村包村干部高如德介绍,根据堡子山村贫困户的构成情况,经帮扶干部、党员、村民代表集体讨论,将所有贫困户分为4类,组建了4个合作社。

针对有发展愿望、无发展思路的贫困户,村上采取“331+”模式“引”起来,成立了华池县宏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,引导群众发展林下养殖、生态养殖。

针对有发展能力、无发展资金的贫困户,采取“331+”财政资金“配”起来,引进中盛模式,在原有养羊大户的基础上组建了万宇湖羊养殖合作社,村集体注资36万元,吸纳贫困户36户,每户由政府配股1万元,贫困户参与羊场经营,保底分红。

针对有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意愿、无技术的贫困户,采取“331+”致富能人“带”起来,成立了华池县宏亿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,村集体注资50万元,动员22户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,种植油牡丹200亩,合作社统一管护、统一销售,收益采取三七分红,农户占七成。

针对无发展能力、无发展技术的贫困户,采取“村社合一”“兜”起来,依托宏升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,按照支部引领、集体参股、用好“能人”、规范运营、实体运营、政策支持的模式运作,流转土地34.2亩,先期投入500只湖羊,实行统一配种、销售、防疫和管理,贫困户每年兜底分红800元。

前不久,紫坊畔乡党委、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领村干部主动上门与油田单位沟通、协商工资待遇等用工细节,帮助堡子山村45名群众与油田签订用工协议。据介绍,目前该村在油田务工的人员达到70多人,其中贫困群众56人。

除了在油田打工外,还有一些村民考取了大型运输车辆驾照,购买车辆为油田生产建设拉水、拉设备,在油田副业和产业链上就业创业,增加收入。

为了提供更多的劳务信息,堡子山村干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,及时获取最新的用工需求,为村民外出务工打通了渠道。“现在,我微信里的务工信息平台和微信群就有10多个。”在包村干部李彦王的微信里,务工信息群占据了重要位置。

村民刘治忠告诉记者,去年华池县荒山造林急需用工,李彦王通过微信群发布用工信息,介绍17个村民前去务工,半个多月就挣了2200多元。

目前,堡子山村339户1471人中还有贫困户45户180人,预计今年可实现整村脱贫。